11月4日,在河南省汤阴县伏道镇后攸昙广袤的农田里,纵横阡陌间到处是秋播秋管的忙碌身影。“这些小麦种子都是我从村里集中买的,质量又好又便宜。”后攸昙村村民张明霞边浇灌小麦边说道,“等明年麦苗‘一喷三防’时,我还用村里小程序下单,动动手指预定架无人机来给‘飞防’,省时省力又省钱。”
张明霞口中说的“小程序”,是该村昙园农业引入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全县首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平台。今年5月,依托后攸昙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国家税务总局安阳市税务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程树朝和村“两委”干部积极探索“互联网+新型农业托管”服务新模式,开发集农资团购、农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昙园农业“托管”小程序,在土地经营权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推行“种、肥、药,耕、播、收”等6项农业生产托管,为个体农户提供耕地、播种、收割等现代农业机械化服务。
昙园农业“托管”小程序试运行期间,今年9月,以每斤低于市场0.6元的团购价,购买小麦种子12吨,为村民节省种植成本约1.44万元。“我们的开发农业‘托管’小程序的目的就是实现农资集中采购、农机连片作业和农产品统一售卖,有效解决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不耽误挣钱’和‘年轻人不愿种地导致土地撂荒’等难题。”程树朝表示,数字化是深化农业生产“托管”的关键举措,下一步,将把工作重心放在小程序建设完善上,不断巩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三级绑定模式,进一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水平的同步稳定可持续增长。
今年,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共统一采购农资60余万元,为村民节省各项成本5万余元。
“农业‘托管’,是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模式,有利于土地节约化经营,便于农业全程机械化,实现节本增效。现在全村已有100多户村民加入到合作社,托管的1000余亩地一年最少能有20多万元收入。”程树朝介绍,接下来,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通过农民夜校、支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村村响”广播和走村入户等方式,转变群众思路观念,打通群众思想关口,引导群众参与进来,使全村土地“托管”服务面积实现新增长,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汤阴县聚焦创建“产业兴旺星”,尝试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统一采购优质化肥、种子,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李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