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11月8日,2023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市丰台区园博园召开。
2023轨道交通创新发展大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大会以“绿色·智慧·创新:轨道上的世界”为主题,旨在通过“论坛+成果展”的形式,搭建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轨道交通前沿技术交流、创新成果交易和人才发展,为世界轨道交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大会由开幕式、主论坛、9场分论坛、轨道交通成果展4个环节组成。
与会嘉宾在展区内交流(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大会现场,首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秦驰道专项奖”颁发。秦驰道专项奖是由北京丰宜福台基金会联合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的面向轨道交通领域全链条、全国性奖项,表彰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优秀人才成长。经过专家评审,10名贡献奖人才和20名青年奖人才脱颖而出,喜获殊荣。
展区内展出的市域动车组列车模型(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大会上,丰台区政府发布了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制定的《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依照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丰台区未来将重点推进5大发展行动,推动轨道交通产业质量、体量、能量全面提升。具体包括:
关键技术攻关行动。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提高通信信号领域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关键零部件研发、加快运维领域研发产业化、推进首台套产品应用5项任务,打造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高地。
产业矩阵再造行动。通过构建轨道交通产业矩阵、实施产业链“强链建圈”、聚集壮大链主企业、强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应用场景开放5项任务,建设有效联动的产业集群集聚地。
产业空间优化行动。通过打造一个示范基地、建设多个特色园区、构建高校科创走廊、拓展京津冀飞地合作空间4项任务,以优质空间布局带动产业集聚。
外向合作提速行动。通过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促进国际科技交流、推进标准互认互信、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品牌4项任务,提高全球联动创新能力。
专业服务提升行动。通过建强建优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人才精准服务产业链、促进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推动“两业”融合发展4项任务,提升产业生态服务能力。
下一步,丰台区将围绕“加强企业合作,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协同发展”的主线,依托“新三年行动计划”,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推动轨道交通产业上台阶,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创新中心,全力打造轨道交通国际创新集聚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